有一個國家很富有,擁有全天下的東西,但是他們的國王卻仍然感到不快樂,因為他
想要的東西都已經得到了,生活中沒有期待,也沒有驚喜。
有一天,他對一位大臣說:「你們到別的國家,想辦法買一種我們國家沒有的東
西。」這位大臣心想:「天下所有的東西我們這裡都有了,還要到哪裡找一樣這裡沒
有的東西呢?」
不過,國王既然這樣說了,他只好派遣一位貿易商出國尋找。這位貿易商也很煩
惱,到底要買什麼東西呢?他到處遊歷,還是沒辦法找到自己國家沒有的東西。
有一天,他看到一位長者坐在象背上,喊著「賣智慧!賣智慧!」他心想:「奇
怪,智慧也可以買得到嗎?」於是走過去問長者:「你要賣的智慧在哪裡?」長者
說:「能稱重量、量長短的有形之物,價值都可限量,我賣的智慧無形體、無法稱重
量、量長短,這才是真正的無價珍寶。」
貿易商說:「那好,我要買,你要給我什麼?」長者說:「我告訴你幾個字:『凡事
多思惟,切莫猝瞋怒,今日用不上,必定有用時。』意思就是說,我們要好好地思考
人生的真理,時時把道理放在心中,不能一碰到外面的境界就轉動自己的心、粗暴地
發怒,如此將後悔莫及。」貿易商聽了覺得很有道理,雖然沒有拿到有形的東西,但
是他把那些話聽進了心裡,並且交給長者五百兩黃金,算是「買智慧」的費用,然後
啟程回國。
他回到家時,剛好是八月十五日深夜,月光很明亮地照入屋內。他輕輕推開房門,突
然看到架著蚊帳的床下有兩雙鞋,蚊帳裡的這兩個人,其中一個是他太太,另一個是
誰呢?
他很生氣,拿了一根棍子,正當要衝向前時,突然想到:「我要冷靜點,不能太衝
動。」就在此時,一位老婆婆掀開蚊帳走出來,原來是他的母親。
他很訝異地問道:「媽媽,您怎麼在這裡啊!」
「你太太感冒發燒,我是來照顧她的。」
他放下棍子,自言自語地說:「很便宜,真的很便宜!」「你買什麼東西那麼有價
值,怎麼一直喊很便宜呢?」他就對媽媽說:「我遇到一個很有智慧的人,我用有量
有形的五百兩黃金換來無量無形的智慧。假如不是他教我要時時冷靜,不可衝動,我
剛才已做出傷天害理的罪孽了。
※ ※ ※ ※
人生的真理、價值無形無量,如何才能得到呢?必須用心思考道理,時時謹記不忘
失,還要將生命的良能盡全力發揮出來,如此才能體會那分心安理得與歡喜自在,這
才是人生最珍貴的至寶。
Sunday, September 12, 2010
Wednesday, September 1, 2010
莫「迷情」,要「覺情」
《法華經‧序品第一》云:「佛放一光,我及眾會,見此國界,種種殊妙。諸佛神力,智慧希有,放一淨光,照無量國。」晨語時間,上人引此經文開示,透過現代網路科技,已能實現佛陀所言之天眼通、天耳通、神足通等「神通」,不只靈鷲山上的聞法眾能接受佛陀教法,而今佛陀智慧已能普被天下。
「『神』就是精神、智慧;精神集中,就能發揮智慧。即使種族、國籍、語言不同,人人擁有同等智慧,只要有心,都能理解佛陀妙法,且進一步加以運用。」
上人以慈濟人今年在三十多個國家地區舉行浴佛、帶領當地民眾體會佛教精神為例表示,過去許多國家不知有佛教、不曾聽聞佛名,但各國慈濟人有信念,遂能藉浴佛典禮,弘傳佛陀的精神與智慧。
「佛放一光,遠近普照。能接受的人,即使距佛遙遠,也能立即體會佛陀的心地風光。反之,無法接受的人,即使近在佛前,也無法體會。」
既然「心、佛、眾生,三無差別」,為何有凡聖之別呢?上人指出,人人本具「覺」因——覺悟的靈明本性,只是受無明污染,遂入「迷」因。
「佛陀來人間,是因為『覺有情』;凡夫來人間,則是因為『迷情』。有了『迷』的因,就得到迷果而流轉六道;有了『覺』的因,即能超凡入聖。」
上人續以水器形容,雖然同樣都能盛水,容量卻不相同;眾生與佛最大的差別,在於「心念」。
「凡夫的根器甚小,即使聞法解理而悟,也只是很微分的覺,無法像聖者一般徹底覺悟。學佛,要努力回歸與佛同等的境界、找回與佛同等的心地風光!」
「『神』就是精神、智慧;精神集中,就能發揮智慧。即使種族、國籍、語言不同,人人擁有同等智慧,只要有心,都能理解佛陀妙法,且進一步加以運用。」
上人以慈濟人今年在三十多個國家地區舉行浴佛、帶領當地民眾體會佛教精神為例表示,過去許多國家不知有佛教、不曾聽聞佛名,但各國慈濟人有信念,遂能藉浴佛典禮,弘傳佛陀的精神與智慧。
「佛放一光,遠近普照。能接受的人,即使距佛遙遠,也能立即體會佛陀的心地風光。反之,無法接受的人,即使近在佛前,也無法體會。」
既然「心、佛、眾生,三無差別」,為何有凡聖之別呢?上人指出,人人本具「覺」因——覺悟的靈明本性,只是受無明污染,遂入「迷」因。
「佛陀來人間,是因為『覺有情』;凡夫來人間,則是因為『迷情』。有了『迷』的因,就得到迷果而流轉六道;有了『覺』的因,即能超凡入聖。」
上人續以水器形容,雖然同樣都能盛水,容量卻不相同;眾生與佛最大的差別,在於「心念」。
「凡夫的根器甚小,即使聞法解理而悟,也只是很微分的覺,無法像聖者一般徹底覺悟。學佛,要努力回歸與佛同等的境界、找回與佛同等的心地風光!」
Subscribe to:
Posts (Atom)